资讯资讯详情

快来看看哪些客厅老物件承载着你童年的回忆

发布时间:2018-09-13

客厅,顾名思义就是会客之所,承载家庭主人与客人会面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客厅在会客之外更多的承载了家庭娱乐的重任。

80年代

80年代初期,黑白电视开始普及,客厅娱乐从留声机、收录机等声音娱乐过渡到了电视带来的视听娱乐。那时黑白电视是个稀罕物件,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和一群小伙伴挤在邻居家黑白电视节前看大侠霍元甲,哼着“万里长城用不到”是最大的乐趣。后来《西游记》、《红楼梦》电视剧开始在电视上播出,成为一代经典。

80年代后期,电子游戏时代开启,学习机红极一时。魂斗罗、冒险岛两款游戏家喻户晓,一群小伙伴围在电视机前,两个人玩一帮人看着,成为了80后期乃至90后的童年回忆。

90年代

90年代,彩色电视取代了黑白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中国电视剧的黄金时代由此开始,诞生了《我爱我家》、《新白娘子传奇》、《包青天》、《还珠格格》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放学后大家都爱呆在家里客厅看电视。同时掌上游戏机、电子宠物也开始在孩子们间流行起来。

1993年,留美学者姜万勐、孙燕生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VCD,彻底改变了家庭娱乐方式。人们开始通过VCD租赁、光碟租赁来观看更多的内容,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林正英的僵尸片,还有王晶、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兄弟情义的《古惑仔》。娱乐业迅速发展,乐坛上张国荣,左谭右李,四大天王,Beyond乐队等等正值巅峰,我们开始追星,把零花钱贡献给音像店,为喜欢的歌手冲磁带销量。

再后来,“卡拉OK录像机,日立的777”广告家喻户晓,家庭卡拉OK开始流行起来,一台录音机/VCD(晚期还升到DVD)、两个到四个不等音箱,一台功放、一套话筒就是全部,那时候爸妈经常叫上朋友聚在家里的客厅唱歌,糟糕的音质效果以及碟片里的各种泳装美女也成为童年的回忆。

90年代,家用电话机、BB机、下翻盖手机在中国流行起来,虽然在如今看来他们所能提供的功能很少,但是在那时候是最时髦的通讯工具了。

2000年代

2000年代,DVD完全取代了VCD,彩电+DVD机+音响就组成了早期家庭影院,那时候电影院刚刚兴起,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件奢侈的消费,《魔戒》、《哈利波特》、《星球大战》、《加勒比海盗》等一系列经典电影都是通过DVD碟片看得,至今家里还收藏着这些碟片。

互联网发展走进新纪元,家用电脑开始普及,那时借着“学习”这个名义说服父母购买了一台电脑,结果学习没用到变成了“多功能游戏机”, QQ视频聊天、玩各种网络游戏,热血传奇、奇迹mu、泡泡堂、魔力宝贝、冒险岛、梦幻西游、劲舞团、征途、泡泡卡丁车、仙剑系列等大型网游、单机游戏取代了电子游戏成为我们年轻一代最受欢迎的娱乐游戏。

2000年代,BP机逐渐淡出舞台,小灵通、键盘手机大行其道,推箱子、俄罗斯方块、贪吃蛇等手机游戏也成为闲暇打发时间的最佳小游戏,那时移动刚推出移动梦网,火遍两岸三地的周杰伦代言的动感地带套餐也成为了我对移动互联网最早的记忆。

10年代

移动互联网走入4G时代,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化,触屏手机取代了键盘手机。至此,手机iPad成为我们上网、购物、看电影、追剧、听音乐的首选,而最让人着迷的莫过于《神庙逃亡》、《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手机游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客厅不再热闹,不再出现大家蹲在电视机前一起打游戏,一起唱卡拉OK,或者聚在一起看DVD碟片,每个人都抱着手机沉浸在各自娱乐中,看电视、打游戏、上网购物、看小说等等,电视渐渐沦为客厅的装饰品。虽然手机很好玩,但还是很怀念和家人一起唱歌、看电影的时光,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是在一起,享受共同的快乐。

智慧互联网的浪潮将使客厅娱乐从硬件基础、用户习惯、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发生重大改变,未来客厅家庭影音娱乐会发生什么变化,是否能从解决互联网时代下低头族的问题让家庭娱乐更加智能有趣,时代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低头族这一新星名词是如何演变的,同时是时代改变了我们娱乐方式,还是我们改变了时代。

AI轻唱